中新网武汉7月10日电 (江珊 陈长丽)由公元432年古莲子繁育的“中国古代莲”,形似灯笼的“提灯赏月”,花色在阳光下呈现黄、白、红三色的“秋三色”……中科院武汉植物园9日首次对公众开放荷花种质资源圃,平时“养在深闺”的“荷宝贝”走到台前,展示荷花的千姿百态。

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莲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科组科研人员、高级工程师杨东介绍,该园保育荷花品种700多种,其中资源圃占500余种,包括中国原生种“大洒锦”“千瓣莲”、日本原生种“大贺莲”、泰国原生种“粉红凌霄”、自主培育的“友谊牡丹莲”“粉霸王”“秋牡丹”等。色彩除纯色荷花,还有红黄配、红白配、白绿配等复色荷花。

众多荷花中,“中国古代莲”因“资历老”颇受关注。杨东介绍,这株莲种子出土于辽宁大连普兰店泥炭层中,根据碳14测定为公元432年左右的古莲子,后经科研人员精心培育开花。杨东表示,沉睡千年的古莲子重焕光彩,与莲子坚硬的果皮、“太空舱”似密闭的结构及拥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等因素密不可分。

“秋艳”“提灯赏月”“秋牡丹”“惊鸿”“赛凌霄”……在资源圃一隅,摆放着该园近年来育种的“明星”荷花——秋荷系列品种。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正常自然条件下,可以观赏至11月中旬左右。目前,20余个秋荷品种中,已有15个品种进行了国际新品种登录认证,5个申请了农业农村部新品种权保护。

据悉,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从20世纪60年代起,就开始系统地调查、收集野生荷花种质资源和原生栽培种。截至目前,该园已保存全球荷花2个种的野生资源及栽培品种,共1000余份种质资源,占全国莲品种资源总量的80%。今年,该园荷花种质资源圃获批“国家荷花种质资源库”。(完)
【编辑:黄钰涵】
请输入验证码